shara瑋 發表於 前天 00:22

[台北]國家鐵道博物館

這邊是國家鐵道博物館
經過好久的籌備期
第一階段終於開始營運惹!

基本上園區大部分似乎沒有強制付費
除了柴電工廠是需要付費參觀
另外周末都有火車在東邊西邊進行運送
想坐短程火車可以在周末來這邊體驗喔!


首先
有一位古仁榮攝影師
在早期他因為經營旅遊業並喜歡攝影
旅行社開始經營主題性旅遊
當時日本有許多鐵道迷
都想前往世界各地拍攝火車美景
古仁榮藉由此原因
向台鐵官方申請拍攝

當時台鐵很多地方是禁止拍攝的
因為會涉及軍事機密的部分
必須經過申請協調
不過台鐵官方也很樂意配合以及合作
甚至看到他像是看到老朋友一樣

他也拍攝許多當時1970 1980年代的火車
當時甚至還有蒸汽火車拉動車廂呢~
而現在這些列車有些已經看不到了
或許有一天可能會在博物館見到呢~


看完了火車攝影
左方就是鼎鼎大名
員工澡堂

這邊除了員工澡堂外
也順便介紹
日治時期
台灣建築樣式以及流行


中間則是浴場
看起來特別設置裝置藝術
還會飄出白煙
很像有浴室感呢~


後面
也介紹當時整修台北機廠時
所需要的工法以及當時所發現的零件
雖然不可能100%用原建法去修復
但修復單位盡量用可以替代的方案修復台北機場

跟大家介紹
修復古蹟前
必須要政府單位提出修復研究報告並核准之後
才能進行修復
不是想修復就修復喔!


文康中心
一個運動團康好場所
一看就是學生大禮堂呢!

不過後面好像有小賣店


沒錯
這邊不只有許多商品外
還販售食物
例如三明治
還有台鐵便當呢~


後面部分
則是介紹
當時員工在此地如何利用

基本上這邊被當為食堂以及活動中心
不同時段會提供不同菜色
而這裡也會舉辦各種活動
並且可以獲得小獎品
也算是增進大家感情的方式!


往裡面走
有個很像學校的建築
裡面有幾個空間
介紹著
台灣從開始運行火車到現在的點點滴滴記錄
日治時期就有的集章文化 以及鐵道旅遊觀念
戰後也引進新式列車以及柴油化電氣化
最後則是不同的鐵道建設的綻放
這邊都會有一定的文獻跟影片跟大家說明

日治時代末期
台灣開始有汽油車
但是汽油車基本紹沒辦法提共太大動能
因此只在市區運行

戰後到了民國50年代(1960年代)
開始引進柴油車
柴油跟汽油相比
雖然柴油比較難以點燃
但一點燃能量比汽油高上許多
所以火車可以變成城際列車長距離奔馳


往前走
就是廠漲室
裡面擺設如當年辦公室
但有許多介紹當年車輛的互動專制
例如觀光號等
現在已經完全沒有這東西惹~


最後
車上的食物以及當時娛樂都會有火車生活記憶存在
不管是電影 詩文 或是食物
都會寫出火車當時的流行 運行 還有送行末班車的感受
沒錯
當時有一段支線廢線潮
因為公路大量開闢
火車漸漸拚不過汽車
因此開始慢慢把支線廢掉
但所幸現在還有許多支線轉型成觀光支線
並且未來還有田中支線會與集集支線連接
成為新的鐵道旅遊的新路線喔!


最後
就是收費區拉
柴電工廠
講解從一開始煤炭動能
到現在高壓電動能
以及相關機械介紹


這邊果然不是我的領域
剛好莫斐勒斯今天陪我逛這邊
所以有一些理化相關還是可以講解拉~



我覺得這展場介紹影片超級酷炫
會移動螢幕並且透過動畫解釋柴電機車如何運作
後面則是會寫出煤炭 柴油 電力 三種動能運作方式

莫莫跟我分享
柴油動能以及電氣動能的差距很大
因為電器使用高壓電
因此可以輕鬆輸出電能轉成動能讓列車移動
更別說 現在高鐵更可以以時速300公里前進!


旁邊也有鐵道檢查車 以及糖鐵火車為大家展示
煤炭火車
基本上除了燒炭外
必須要加水
因為要讓水便水蒸氣
並且加壓到過熱水蒸氣使他能夠推動軸輪使列車前進~
這次真的是學了不少知識呢!


最後
除了我們看到普通車車廂外
其實還看到日本來的寢台列車
因為現在台灣完全沒有寢台列車
就是所謂臥鋪
這台列車跟當時台灣臥鋪類似
所以當日本停止使用這台車並贈予台灣做展示

以前台灣是有臥鋪的
還有餐車
但後來也都取消了
或許是因為時代變了
科技讓車速更快
不需要太多時間就可以抵達目的地惹

不過現在也推行觀光列車
體驗不同的旅行感覺
像是鳴日號
不過他一萬塊以上我可能存久一點


看著看著
我們時間剩30分鐘就要閉館惹
看太入迷啦!!!!

只能下次再度前往把剩下的看完吧~
不過以這張圖可以看到
以前的台北跟現在台北可說是改變盛大
那火車在市區奔馳景象已經沒有了
剩下就是以照片來代表的回憶惹~
不過博物館就是為了珍藏回憶而存在吧!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台北]國家鐵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