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藏喵窩V5

 找回密碼
 成為喵居民
搜索
查看: 9167|回覆: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化苦旅讀後心得賞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4-4 03:45: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想了很久這種東西應該放在哪邊
想來想去~應該可以算在散文區內吧(?)
唉~真是給版主找麻煩了~
還麻煩版主如果覺得不適當的話就刪文吧~(鞠躬致歉)

這是篇我大學時代的讀書心得報告~會想發出來的目的其實除了分享之外
還是希望能夠激起一些討論的漣漪
對一些看法、想法做一些切磋
還請不吝賜教
砍清一點(咦?)

==================正文開始===================================

一.        前言

花了許多時間,讀完了這本書,又花了許多時間整理,又花了許多時間校稿,次次修正後,終於完成這個有點像樣的報告。本來打算以三篇賞析打發掉這次報告。後來又發現這樣實在不像樣,大學生的報告,不該是像高中生一般的敷衍草率,並且該有些屬於自己獨立思考性的東西,卻又捨不得已經略有規模的賞析部份,便決定保留三篇賞析,並將評論的部份加強,於是成了目前這樣子。

二.作者小傳

余秋雨 1946年生,浙江人。
文化史學家
藝術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文化顧問
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辭職後十餘年來越野歷險數萬公里,實地考察了中華文化在內的人類各大文明的興衰脈絡,沿途所寫《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千年一嘆》、《行者無疆》等著作,一直位居全球華文書排行榜前列。
  為了說明中華文明,作者先在國內考察,寫了《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兩本書。又去國外做對比。首先是和中華文明同年齡的文明對比。從埃及、中東、伊拉克到尼泊爾等地,經歷了人生中最恐怖的半年,寫出了《千年一嘆》。這些文明如今大多已不可收拾,而中華文明跌跌撞撞一路走下來了,覺得非常非常不容易。又花了很長時間走了歐洲96座城市,寫了《行者無疆》。就這樣,以一個旅行者、考察者的身份,從一條與習慣做法很不一樣的途徑,來思考中國的文化問題。

三.本書賞析

本書規模宏大,蓋為多篇散文加以編輯而成,為一散文集。大致可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主要敘事物。以作者自敦煌莫高窟出發所進行的深度文化旅行為主。後半部自上海人一篇起主要以敘述人文為主,以人物為寫作目標,寫下生活中的種種啟發、感觸等等。
在內容方面可分成”今昔文化””戰爭議題””文革”這三大部分。接著,我將試著以這三大部分來分類歸納這本書。

1.今昔文化

作者在這部分著墨頗深,並時常利用時間軸的概念,穿梭在古今各地之間。最能突顯這個論點的,要屬『道士塔』這篇了,我們可以不時在這篇探討敦煌文化的文章中看到這點
「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著那些刷把和鐵鏟。『住手!』我心裡痛苦的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困惑不解。」(道士塔 P.4)
王道士,是古人,作者是今人。古今本來不可能對話,在此,作者內心的呼告,卻跟王道士搭上線。便是古與今一種巧妙的連結了。繼續看下去,作者更進一步的利用當代中國青年的幾句詩句來加強自己的論述,並再次利用古今相照手法,表達心中無比的沉痛。
「對於這些學者,這些詩句或許太硬。但我確實想用這種方式攔住他們的車隊…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該開向那裡?這裡也難,那裡也難,我只能讓它停駐在沙漠裡,然後大哭一場。我好恨!」(道士塔 P.10)
另外講中國文學就不能不提到山水遊記,提到山水遊記就不能不提到柳宗元。是的,山水詩人柳宗元,他在中國版圖上的足跡,一篇篇的詩章遊記,總是不能不提到的部分,作者在柳侯祠中這樣提到:
「屈原自沒於汨羅江,而柳宗元則走過汨羅江回來了。幸好回來,柳州、永州無所謂,總比在長安強。什麼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中國,太寂寞」(柳侯祠 P.43)
或許柳宗元的經歷,正好跟作者的經歷相似吧,沒在黨中央沒關係,文人的人格可不能失去啊。中國傳統上政統跟道統的爭執,好像永遠沒完沒了。文末,又一次的古今相混在次強調了自己跟柳宗元,一個屬於文人的立場。
「好吧,你們就這樣固執的肅立著吧。明天,或許後天,會有些遊人,一些少年,指指點點,來破讀這些碑文。」(柳侯祠 P.48)
就算執政者如何欺壓侮蔑羞辱,文人還是不會倒下。中國文化裡,文人的使命,大概就是如此吧,就算沒法達成目標,也要留些東西讓後代子孫知道,讀書人該是個什麼樣的。講到這就必需講到一個中國文化極為畸形的一部分,就是貶官文化,文人因被貶而有更多創作,心靈境界也更加提升。很諷刺的說,就是中國文人的心境及文章的提升,通常都跟貶官脫不了關係。舉例來講,前面講到的柳宗元,就是個好的例子。在『柳侯祠』裡,作者這樣寫著
「文采華章才從朝報奏摺中被抽出,重新凝入心靈,並蔚成方圓。他們突然變的清醒,渾然構成張力,生氣勃勃,與殿闕對峙,與史官爭辯,為普天黃土留下一脈異音…正是發配南荒的御批,點化了民族的精靈」(柳侯祠 P.47)
所以,到底該說貶官好呢?還是不好?各有利弊吧。中華的文化,太多太雜,變化太快了,由今看古,或許也是個不錯的了解方法吧。

2.戰爭動亂

人類最醜陋的一面,或許該是將所有壞心眼、智慧等全部投入在消滅同類的戰爭這一塊了吧。中國近代史中,關於戰爭的故事那是令人不忍觸賭的吧。戰爭,史官鐵筆下時常出現的一部分,當作者在追尋文化的內涵時,終究還是免不了的要去談到了。在其中,令我映像最深的一篇,該算是『寂寞天柱山』了吧。多次戰爭在此展開,殘忍的紀錄了人性的黑暗。 作者不禁感嘆:
「是的,天柱山有宗教,有美景,有詩文,但中國歷史比這一切都要蒼涼的多,到了一定的時候,茫茫大地上總要凸現出圓目怒睜、青筋噴張的主題,也許是拚死掙扎,也許是血誓報復…天柱山乖乖的給這些主題騰出地盤。」(寂寞天柱山P.179)
除了內地,西北邊疆自然也不用多提,邊疆的戰爭,從遠古時代就展開,萬里的長城不就證明了這點。邊疆平靜,常常就是古代帝王的最大政績。不然,邊塞狼煙一起,便常常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的這種場面,陽關雪裡便見證了這一點:
「地上凹凸已成了一種令人驚駭的鋪陳,只可能有一種理解:那全是遠年的墳堆…從未有人祭掃。他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排列又那麼密呢?只可能有一種理解:這裡是古戰場…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如注的熱血。中原慈母的白髮,江南春閨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故鄉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圓睜的怒目,獵獵於春風中的軍旗…」(陽關雪P.27)
然而,這一切都會在一陣煙塵中過去。人生如夢,仗打完之後,剩下的是什麼呢?在『寂寞天柱山』中,作者給了我們答案
「家。從古代詩人到我們,都會想在天柱山的清寂山道上反覆想到的一個遠超出社會學範疇的哲學命題:家」(寂寞天柱山P.180)
是啊,一個人,在動亂過後,最希望回到也最怕回到的,不就是家嗎?
「大弟弟每隔多少天後上岸總是先與我聯繫,怯生生地詢問家裡狀況有無繼續惡化,然後才回家。家,家人還在,家的四壁還在,但在那年月好像是完全暴露在露天中,隨時準備接受風雨的襲擊和路人的轟擊。」(江南小鎮 P.143)
這讓我更能深刻體會到「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複雜心情與情怯的緣故及感覺了。
2#
 樓主| 發表於 2011-4-4 03:45:38 | 只看該作者
3.文革

作者年輕時正處文革時期,自然少不了被下鄉改造的經歷。文革,對中國可以說是個浩劫。作者有意無意的在字裡行間讓我們找到蛛絲馬跡,企圖傳達的是一個身為學者,對於文革的立場與態度。有人說過:「先有傷痛才有文學」。傷痕文學,本來也是我對文化苦旅的看法之一,故在閱讀的時候特別有在注意這部份對作者的影響。但作者似乎早已釋懷一般,不著痕跡。好像古時在傷口上塗上金創藥一般,找不到一點傷痕文學的影子。這確實令我大感不解與疑惑,因為就連專講作者文革經歷的專篇文章『吳江船』,也絲毫沒有傷痕文學的影子。或許作者真的釋懷了,亦或是他在其他地方,小小的透露出些許的不滿,卻又隨即轉離,不去觸碰這部分太深,經過仔細的再三閱讀,終於找到了些許跡象:
「我父親無由關押,叔叔在安徽含冤自盡」(江南小鎮 P.143)
卻也只是無足輕重的證據。只能說或許作者曾經怨恨過,但在時空背景不對的情況下,不好發聲吧。
在不得要領的情況下,只好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文革對作者的影響及心理的轉化。似乎找對方向了,在江南小鎮中接受改造的作者,正被現實生活中的無情壓榨著,幾次深夜中傳來的敲門聲,讓他開始重新思考:
「我當時曾警覺,自己的壯志和銳氣都到哪去了,何以二十來歲便產生如此暮氣的歸隱之思?…我默想著一篇著名論文《論〈馬克白〉中的敲門聲》敲門聲令人驚心動魄的原因…結論是:清晨敲門,是正常生活的象徵,他足以反映出黑夜中魔性和獸性的可怖,他又宣告著一種合乎人性的日常生活正有待於重建,而正是這種反差讓人由衷震撼。」(江南小鎮 P.145)
作者自己找到了答案,”黑夜中魔性和獸性的可怖”這句反應的正是文革在作者心中留下的映像,黑夜是文革本身,魔性跟獸性即是對當時社會的一種無言控訴。人為了求生存,拋棄了屬於一個人屬於人的這部份,剩下的就是毫無理智的獸性。而魔性則是指領導者,已經拋棄了人性,又利用被其迫害到失去人性而獸化的人,為他迫害更多的人。而敲門聲正代表清晨的來臨,黑夜的逝去,意即文革將會過去。”又宣告著一種合乎人性的日常生活正有待於重建”意即文革過去後,生活的重建。或許這數聲敲門聲正起了佛家所說的”當頭棒喝”一般的效果,讓作者心境成功轉變,昇華到了另一種更高的境界。想到這裡,不禁讓我想到前面所提及的貶官文化。只是這次的人數多了點,範圍大了點,破壞重了點,痛苦多了點,裂痕深了點,陣痛久了點吧。回想二二八,固然都是破壞,一個破壞的是文化及人性本身,一個卻是撕裂人之間的感情,固然都是大時代的悲劇,但經歷二二八的人,只是兩個文化的衝突,畢竟還是沒有面對到人性完全破滅的層面。文革,卻是毫不留情的,強迫一個人拋棄它屬於人的部份,讓人成了沒有靈魂的機器。文革,真的是我們這輩台灣人所無法真正了解;無法真正體會的創痛啊。

心得

由於自己小學時曾經學習過京劇,在高中時期又迷上相聲,對中華文化的保留多少也有點接觸,故本次選擇這本書當作評析對象。本來以為我有相關知識,中國史跟中國地理也都不錯,應當可以勝任愉快。但書翻起來後卻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本書作者下筆沉重無比,筆下皆為其追尋近代中華文化相關之感處等等,全書樂者寥寥可數,悲者嘆者不計其數。若追究其本,或許與作者經歷過文革浩劫有關。以心理學角度分析,作者筆觸如此沉重,可歸納成在文革讓知識份子下鄉,對自我人性的完全否定後的一種反動行為。反思中華文化,追尋自我。作者面對著古老的中國,一種既愛又恨的心情由此而生,既愛其生之長之,卻又恨其近代所蒙受的屈辱與腐敗。或許,他既想重新認識重新學習瞭解並發揚自己的文化,卻又不由自主的痛恨自己的文化之非。一種大陸性錯綜複雜的心情,在此凝結於作者筆下,或許可以解釋其筆觸如此沉重之故吧。讀完此書後,我覺得,以陳子昂所作之登幽州台作結是在好不過的了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3#
 樓主| 發表於 2011-4-4 03:46:05 | 只看該作者
附註

我選擇『陽關雪』、『風雨天一閣』、『沙原隱泉』這三篇文章做為賞析用。每篇文章各有特色,各有所指,各個表現出完全不同的風味,一個是淒風苦雨的古城廢墟,陽關。一個是深藏不露,帶有中國傳統思想的藏書閣,天一閣。一個是野性十足的關外景點,鳴沙山、月牙泉。
『陽關雪』一開場就用埋題法,一開始並不講其文和主題之間的關連,只是慢慢的敲邊鼓,慢慢的晃近主題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今天,我衝著王維的《渭城曲》,去尋陽關去了」
免不了的,開始講起路上的種種了。先講路途之艱辛,尋訪之難,不禁讓我想到,好像中國文人的各種遊記,都免不了要提到路途艱辛這件事。或許是因為中國真的太大了,心情又太沉重了吧?沙漠裡,天氣是瞬息萬變的,前面剛下著雪呢,後頭這卻起大太陽了。一個駭人的景觀,將作者喚醒過來。墳堆,在城外遠處,那該是戰場了吧。作者用層遞法來陳述這種心情的轉變
「地上凹凸已成了一種令人驚駭的鋪陳,只可能有一種理解:那全是遠年的墳堆…從未有人祭掃。他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排列又那麼密呢?只可能有一種理解:這裡是古戰場」
正當作者邊走邊懷古的同時,此番的目的地到了,陽關。初次相會,大自然的威力,折騰了作者一番,中國西北的淒愴情景頓時躍然紙上
「西北風浩蕩萬哩,直撲而來,踉蹌幾步,方才站住。腳是站住了, 卻分明聽到自己牙齒打戰的聲音,鼻子一定是立刻凍紅了的。呵一口熱氣到手掌,捂雙耳用力蹦跳幾下…在千年之後的寒風中抖動。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積著雪,層層疊疊,直伸天際。」
寫到這邊就更不難想像,當初唐代時,作為大唐最西北的陽關,在此離別的商旅朋友心中的感受了。作者想到王維的筆下功夫一流,對這種萬物凋零的情況,還能不著痕跡的寫下流傳千古的渭城曲。
「而只是纏綿淡雅地寫道:『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辭,一飲而盡的。」
但冷風卻把作者從想像中拉回來,畢竟,唐代終究沒把屬於他專有的藝術家特性流傳下來,只讓塞外的陽關,更顯淒迷。作者這樣描述著
「長安的宮殿,只為藝術家開了一道小門…去製造些娛樂…這裡不需要藝術鬧出太大格局,對美不需要有太深的寄託。於是九州的畫風隨之黯然…西出陽關的人還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謫官逐臣。」
哀怨嗎?或許吧,文革傷害的影子,此時又悄悄的晃出來,佔據作者的心頭。看著傾圮的陽關,回頭望望如浪潮般的無主墳,向前頂著冷冽的西風,作者感嘆著。心中澎派洶湧的情緒,欲言又止的悲憤,為古時藝術文化的成就感動,在他心中擾動著。回想起來,不就像是終於登頂時、面對大洋時,心中滿是激動的熱血,卻又無處訴說時的感觸嗎?我開始懂了。作者也懂了。只是,身邊的人,又有誰懂呢?第一次搭船前往澎湖時,我心中充滿著對大海的景仰跟感動,登時只想用大叫來抒發我無盡的感動,但環顧四周,人人三句離不開「那支股票如何如何」「我對你的愛就好像這片海一樣深」滿腔熱血無處奔放一般,過熱的情緒,變凝結成
「回去吧,時間已經不早。怕還要下雪。」而黯然結束。
『風雨天一閣』就不是如此了,一開始就直接破題,點出主題天一閣跟作者之間的關係。作者一開始就點出他與天一閣的關係,天一閣在寧波,而作者也是寧波人。理當時常來往的雙方,卻因為許多原因而沒有來往。後來終於再因緣際會之下終於得到了登樓一探究竟的機會。但老天似乎還要給作者些磨練,因而有了下面的記述
「但是,就在這天晚上颱風來襲,暴雨如注…只見大門內的前後天井、整個院子全是一片汪洋。打落的樹葉在水面上翻捲,重重磚牆間透出濕冷冷的陰氣…挽起褲管涉水進去,本來渾身早已被風雨攪的冷颼颼的了,赤腳浸水立即通體一陣寒噤…」作者隨即用了一個反問法,來陶侃自己。也告訴我們,要進天一閣之難,其心情之沉重,亦或是另一種型態的對天一閣對一段歷史的尊重吧。
「歷史上要進天一閣看書是難乎其難的事,或許,我今天進天一閣也要再天地的主持下舉行一個猙獰的儀式?」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天一閣命名的由來。隨後談到它跟中華文化之間的關連,藏書。現在我們講藏書,好像很不切實際,大都認為那是公家的事業,卻不知道為何要以公家的力量來收藏這些書,作者接著就講到這個原委
「但沒過幾代,他們的事業都相繼萎謝。他們的名字可以寫出長長一串,但他們的藏書卻早已流散得一本不剩了…而最終還是未能實現的悲劇性願望。」
作者以呼告的方式,寫下了他的期望,繞了一圈,又回到了天一閣身上。
「能不能再出一個人呢…讓諾大的中國留下一座藏書樓,一座,上天,可憐可憐中國和中國文化吧。這個人終於有了,他便是天一閣的創建人范欽。」
接著便開始著手寫天一閣的古,范欽立樓的事蹟,跟其傳承下來的一切相關事蹟。直到近代的破壞與保存,最後成為一個觀光景點,讓藏書閣的意義更上一層樓的成為了古典文化的見證者,讓人了解到知識傳播的困難與艱辛。進一步聯想到作者對文化的渴求
「他的主要意義已不是以書籍的實際內容給社會以知識,而是作為一種古典文化事業的象徵存在著,讓人聯想到中國文化保存和流傳的艱辛歷程,聯想到一個古老民族對於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愴和神聖。」
最後作者將目光回到作者自己身上。
「登天一閣的樓梯時我的腳步非常緩慢,我不斷地問自己: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
不斷地問自己,不斷地自我暗示著,要自己帶著尊敬朝聖一般的心,來審視這個前人辛辛苦苦所留存下的文化象徵。最後以感嘆的手法作結,感嘆何時中國人才能正視自己文化的點點滴滴
「我們的文學藝術家什麼時候能把他們的目光投向這種蒼老的房宇和庭園呢?什麼時候能把范氏家族和其他許多家族數百年來的靈魂史袒示給現代世界呢。」
『沙原隱泉』,一開始以埋兵伏將法開頭,由近而遠的寫景,由小而大的敘事。接著是一連串的平鋪直敘,敘述作者登沙山的心情轉變。接著文風一轉,剛登頂時,作者用
「腳下突然平實,眼前突然開闊,怯怯的抬頭四顧,山頂還是被我爬到了。」
這句來做為終於登上山頂的轉折,也為後面心情的轉變留下了伏筆。登上山頂後的作者環顧四週,正當神清氣爽自許了解古人之心境之時,一抹清泉悄悄的,閃入作者眼簾。
「只覺得她來的太莽撞、來的太怪異,安安靜靜的躲坐在本不該有他的地方,讓人的眼睛看了很久還不大能夠適應…道一聲:你怎麼也跑到這裡!」
作者接著寫這潭清泉的景色
「…水面上,飄動著叢叢水草,使水色綠的更濃。竟有三隻玄身水鴨,輕浮其上…水邊有樹,不少以虬根曲繞,該有數百歲高齡…」
正當作者徜徉在這個可人的世界裡的同時,作者以一個住在在樹旁的小屋裡的老尼走出來,做為敘情轉敘事的轉折點。沙山、隱泉、陋屋、老尼。四個看四互不相關的事物,在此刻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作者又從鍾理出下面的理解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高坡後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機巧,讓人神醉情馳。…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名利。為其這樣人生才見靈動,世界才顯精緻,歷史才有風韻。」
以近而遠,由小而大,作者先寫眼前景物,看起來好像沒什麼特別,但是在高坡上這麼跌坐下來後才發現到這番天地,並由小見大,開始闡發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以數個對比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與看法,最後又回到老尼身上。
「因此,老尼的孤守不無道理,…明晨即可借明靜的水色把耳根洗乾淨…抬頭,即可望望燦然的沙壁。」
就此作結。意即,就算理想再怎樣遠大,終究還是該回到人的層面上。理想是理想,少了人的實行,終究還是會變成空想阿。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成為喵居民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聊天室|野狗籠|改名申請|排行榜|DNAXCAT

GMT+8, 2024-12-22 09:26 , Processed in 0.0646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